产品展示
动检工作100问:动物检疫生猪调运无害化处理车辆备案及运输非
更新时间:2023-05-09 09:18:18 作者:安博电竞app下载 来源:安博电竞手机版下载

  动物检疫、生猪调运、无害化处理、车辆备案及运输、非洲猪瘟疫情防控、落地管理、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管理及相关处罚

  答:屠宰、出售或者运输动物以及出售或者运输动物产品前,货主应当按照国务院农业农村部主管部门的规定向所在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

  答:出售或者运输畜禽前,畜禽养殖场(户)应当向所在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

  答:畜禽养殖场(户)可以委托畜禽收购贩运单位或个人代为申报检疫,但是,畜禽贩运经纪人需持有养殖场(户)出具的委托书。

  答:屠宰动物的,应当提前6小时向所在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急宰动物的,可以随时申报。

  答:进出口动物和动物产品,承运人凭进口报关单证或者海关签发的检疫单证即可运输。

  答:吉林省属于布鲁氏菌病一类地区。一类地区免疫牛羊,在免疫45天后可以凭产地检疫证明在一类地区跨省流通。

  答:可以直接到动物检疫申报点填报,也可以通过传真、电话或者“动监e通”申报。通过电话申报的,需要在现场补填检疫申报单。

  答:应当提交动物检疫申报单;养殖场申报检疫的,应提供养殖场《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和养殖档案、相应疫病实验室检测报告。

  答:需要。羊驼的产地检疫依照《反刍动物产地检疫规程》执行,检疫对象暂定为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炭疽、小反刍兽疫。

  答:需要。马、驴、骆驼、梅花鹿、马鹿、羊驼等的屠宰检疫,依照《畜禽屠宰卫生检疫规范》(NY467-2001)执行。

  答:按照《水貂等非食用动物检疫规程》(试行)要求,对水貂、银狐、北极狐、貉及其皮张进行检疫,其他产品不可检疫。

  答:犬瘟热、细小病毒性肠炎、狂犬病、狐狸脑炎、传染性肝炎、炭疽、水貂阿留申病、伪狂犬病。

  答:不需要。省内出售、运输实验动物的,凭加盖实验动物生产单位印章的《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复印件)及附具的质量检测报告(复印件)出售、运输。

  答:应提交动物检疫申报单;实验动物生产单位的《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复印件);实验动物使用单位的《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复印件);实验动物质量合格证(复印件),并附符合该实验动物微生物学等级标准最近3个月内(无菌动物为最近1年内)的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报告(复印件);实验动物免疫情况(作为生物制品原料的、用于特定病原研究和生物制品质量评价的以及照标准规定不能免疫的实验动物除外)。

  答:应当提交动物检疫申报单;养殖场申报检疫的,应提供养殖场《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和养殖档案、相应疫病实验室检测报告;个人申报检疫的,应提供狂犬病免疫证明及相应疫病实验室检测报告。

  22、官方兽医实施产地检疫时,饲养场(养殖小区)应准备哪些材料供官方兽医查验?

  答:饲养场(养殖小区)的《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和养殖档案;调运种用动物的,提供《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按规定需要进行动物疫病实验室检测的,提供动物疫病实验室检测报告。

  答: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病或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猫瘟)检测以及狂犬病免疫抗体检测。

  答:(1)出具检测报告的实验室符合资质条件。由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及经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批准符合条件的实验室。

  27、出售或者运输的动物,经检疫应符合哪些条件,官方兽医可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28、出售、运输的种用动物、卵、胚胎、种蛋,经检疫符合哪些条件,官方兽医可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29、出售、运输的骨、角、生皮、原毛、绒等产品,经检疫符合哪些条件,官方兽医可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30、胴体及分割、包装的动物产品符合哪些条件的,官方兽医可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加施检疫标志?

  31、经检疫合格的动物产品到达目的地后,需要直接在当地分销的,货主可以向输入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请换证。换证应当符合哪些条件?

  32、经检疫合格的动物产品到达目的地,贮藏后需继续调运或者分销的,货主可以向输入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重新申报检疫。输入地县级以上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可对符合哪些条件的动物产品,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答:经检疫不合格的动物,货主应当在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监督下按照《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农医发(2017)25号)的规定处理,处理费用由货主承担。

  答:官方兽医依法履行动物、动物产品检疫职责,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或者阻碍。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官方兽医应当具备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规定的条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按照程序确认。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官方兽医应当由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任命。

  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布鲁氏菌病5种动物疫病,在种猪场日常监测的基础上开展风险评估。

  38、目前,在我省省内调运商品仔猪,是否需要进行非洲猪瘟检测?如何出具检疫证明?

  答:不需要进行非洲猪瘟检测。官方兽医按照《生猪产地检疫规程》进行检疫合格后,出具检疫证明。

  答:调运前3天。样品送检前至种猪调出前对拟调运种猪采取隔离观察措施的,检测时限可以延长至调运前7天。

  答: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及经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批准符合条件的实验室。

  41、《非洲猪瘟防控强化措施指引》要求建立非洲猪瘟疫情分片包村包场排查工作机制,其中对养殖场(户)的要求有哪些?

  答:养殖场(户)要明确排查报告员,每天向包村包场责任人报告生猪存栏、发病、死亡及检出阳性等情况。如不按要求报告或弄虚作假,将被列为重点监控场(户),生猪出栏报检时要加附第三方出具的非洲猪瘟检测报告。

  答:应当立即向所在地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或者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迅速采取隔离等控制措施,防止动物疫情扩散。

  43、养猪场(户)因使用餐厨废弃物喂猪引发疫情或造成疫情扩散的,有什么后果?

  答:养猪场(户)因使用餐厨废弃物喂猪引发疫情或造成疫情扩散的,不给予强制扑杀补助,并追究法律责任。

  44、养猪场(户)使用未经国家批准的兽用疫苗或使用餐厨废弃物饲喂生猪,出栏生猪能否取得《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答:养猪场(户)使用未经国家批准的兽用疫苗或使用餐厨废弃物饲喂生猪的,不予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答:生猪屠宰企业应当提供与屠宰规模相适应的官方兽医检疫室及检疫操作台等设施。

  官方兽医派驻制度要求各地要在生猪屠宰厂(场)足额配备官方兽医,大型、中小型生猪屠宰厂(场)和小型生猪屠宰点分别配备不少于10人、5人和2人,生猪屠宰厂(场)要为官方兽医开展检疫提供人员协助和必要条件。

  非洲猪瘟自检制度要求生猪屠宰企业要严格依据农业农村部第119号公告要求,按照“批批检、全覆盖”的原则全面开展非洲猪瘟检测。

  答:不能。对于未经非洲猪瘟病毒检测或检测结果为阳性的生猪产品,都不得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答:从事动物饲养、屠宰、经营、隔离以及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藏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是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第一责任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病死动物、病害动物产品的无害化处理,或者委托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所处理。

  答: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应按《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农医发(2017)25号)规定,采取焚烧、化制、高温、深埋、化学等方法进行处理。

  50、生产、销售病死、死因不明或者检验检疫不合格的畜禽及其肉类的,触犯刑法吗?

  答:触犯。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3〕12号)规定:生产、销售属于病死、死因不明或者检验检疫不合格的畜、禽、兽、水产动物及其肉类、肉类制品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的“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

  答:生猪运输车辆应当符合农业农村部公告第79号规定,并通过承运人所在地县级农业农村(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步:申请人在“96605畜牧兽医服务”公众号——个人中心——运输备案——我的备案中使用“新增备案车辆”功能。填写备案信息、上传佐证照片。

  第三步:在确保所有信息无误的情况下,点击保存,在弹出页面中点击确认,提交备案信息,等待审核结果。

  第四步:主管部门审核后,将审核结果推送至微信公众平台,申请人在微信公众平台查看审核结果。

  答:备案有效期为一年,申请人在备案到期前30日内申请复核,逾期申请需重新申请备案。

  答:备案日期即将到期前,申请人在“96605畜牧兽医服务”公众号——车辆备案——我的备案中使用“延期”功能,向原备案机关提交延期申请,备案机关审核通过后即可到现场领取备案表。

  答:如果备案信息有变更的,申请人在“96605畜牧兽医服务”公众号——个人中心——运输备案——我的备案中使用“变更”功能,向备案机关网上提交变更申请,备案机关审核通过后即可变更,且到现场领取备案表。

  答:车辆及运输工具消毒推荐使用酚类、戊二醛类、季铵盐类、复方含碘类(碘、磷酸、硫酸复合物)消毒剂。

  答:承运人承运生猪应建立运输台账,详细记录检疫证明号码、生猪数量、运载时间、启运地点、到达地点、运载路径、车辆清洗、消毒以及运输过程中染疫、病死、死因不明生猪处置等内容。

  61、在非洲猪瘟疫情应急响应期间,从事生猪收购贩运的单位和个人出现违法违规记录,有什么后果?

  答:出现过一次有关违法违规记录的,申报检疫时,涉及的生猪应附具非洲猪瘟检测报告,检测报告由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检测比例不得低于该批次生猪数量的30%;出现过两次及以上有关违法违规记录的,暂停受理与其相关的检疫申报。

  答:运输车辆未取得生猪运输车辆备案表、未经清洗消毒、生猪未经检疫或未附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生猪未佩戴耳标或耳标不齐全的情况下,承运人不得承运生猪。

  答:不得隐瞒疫情。生猪承运人发现生猪染疫或疑似染疫的,应当立即报告当地农业农村(畜牧兽医)部门。

  不得销售疑似染疫生猪。承运人不得贩运疑似染疫生猪。发现疑似染疫生猪的,要立即采取隔离、限制移动等措施。

  不得擅自更改生猪运输目的地。承运人要严格按照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载明的目的地运输生猪,装载前、卸载后要对车辆严格清洗、消毒。

  答:运输过程中的染疫畜禽及其排泄物、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尸体,不得随意丢弃,应当委托途经地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厂进行处理,所需费用由货主承担。

  65、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运输动物是否需要接受公路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监督检查?

  答: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运输动物的,承运人运输途中应主动接受公路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的监督检查,经指定通道入省境或过省境。

  答:各级农业农村(畜牧兽医)主管部门会定期对生猪运输备案车辆开展非洲猪瘟检测,检出阳性的,暂停备案;整改不到位的,一律取消备案。

  答:因毒株、宿主和感染途径的不同,潜伏期有所差异,一般为5至19天,最长可达21天。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陆生动物卫生法典》将潜伏期定为15天。

  答:依据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分区防控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农牧发〔2021〕12号)。

  (一)北部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8省(自治区、直辖市)。

  (四)西南区。包括湖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6省(自治区、直辖市)。

  (五)西北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5省(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答:规范生猪调运,除种猪、仔猪以及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无疫区、无疫小区生猪外,原则上其他生猪不向大区外调运,推进“运猪”向“运肉”转变。分步完善实施生猪跨区、跨省“点对点”调运政策,必要时可允许检疫合格的生猪在大区间“点对点”调运。

  答:运输途中发现非洲猪瘟疫情的,疫情发生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应依法及时组织扑杀运输的所有生猪,并参照《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等相关规定,对所有病死猪、被扑杀猪及其产品,以及排泄物、餐厨废弃物、被污染或可能被污染的饲料和垫料、污水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对运载工具进行彻底清洗消毒,不得劝返。

  答:在运输过程中发现疫情的,以运载病猪的车辆、船只、飞机等运载工具为疫点。

  答:禁止调出未按规定检测、检疫的生猪;经实验室检测、检疫合格的出栏肥猪,可经指定路线就近屠宰;对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按规定检测合格的养殖场(户),其出栏肥猪可与本省符合条件的屠宰企业实行“点对点”调运,出售的种猪、商品仔猪(重量在30公斤及以下且用于育肥的生猪)可在本省范围内调运。

  答:要增强风险防控意识,在引种和补栏时不购买无检疫合格证明、无牲畜耳标、无非洲猪瘟检测报告、未使用备案车辆运输,或价格明显偏低的种猪和仔猪。

  答:无有效动物检疫证明的,耳标不齐全或检疫证明与耳标信息不一致的,违规调运生猪的,发现其他违法违规调运行为的。

  答:跨省引进种用、乳用动物及其、胚胎、种蛋到达输入地后,货主或承运人应当在24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报告。

  答:跨省引进种用、乳用动物到达输入地后,货主应当在所在地农业农村部门的监督下,对引进的种用、乳用动物在隔离场或饲养场内的隔离区进行隔离观察。其中,大中型动物隔离期为45天,小型动物隔离期为30天。经隔离观察合格的,方可混群饲养;不合格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隔离观察合格后需继续在省内运输的,货主应当向种用、乳用动物隔离所在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请更换检疫证明。对到达输入地后未按照规定进行隔离观察的,由所在地农业农村部门依法作出处罚。

  答:违反国家有关规定调运生猪,引发重大动物疫情,或者有引发重大动物疫情风险,情节严重的,涉嫌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七条规定的妨害动植物防疫、检疫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答: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是指具有天然屏障或者采取人工措施,在一定期限内没有发生规定的一种或者几种动物疫病,并经验收合格的区域。

  答:无规定动物疫病生物安全隔离区,是指处于同一生物安全管理体系下,在一定期限内没有发生规定的一种或者几种动物疫病的若干动物饲养场及其辅助生产场所构成的,并经验收合格的特定小型区域。

  答:非无口蹄疫区的易感动物原则上不得进入我省。确需从非无口蹄疫区引入易感动物的,应当取得到达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准引手续和输出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出具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并按照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实施隔离检疫。

  答:非无口蹄疫区的动物原则上不得进入我省进行屠宰,确需进入我省的,应当向输入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同意,并满足下列条件方可引入屠宰。

  (1)调运前至少30天内,输出地养殖场没有引进过易感动物,且未发现规定动物疫病;

  (4)装运前没有出现规定动物疫病临床症状,经抽样监测合格,并取得输出地《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答:继续饲养的易感动物到达目的地后,货主或者承运人应当在24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告,并接受监督检查。对继续饲养的易感动物,要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应当详细掌握所有引进易感动物和动物产品的生产、去向和结果,并建立相关档案。

  答: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检疫证明、检疫标志、畜禽标识,并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89、持有、使用伪造或者变造的检疫证明、检疫标志或者畜禽标识的,如何处罚?

  答: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没收检疫证明、检疫标志、畜禽标识和对应的动物、动物产品,并处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答: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并处三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答: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并处三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92、未按照规定保存行程路线和托运人提供的动物名称、检疫证明编号、数量等信息的,如何处罚?

  答: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并处三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答: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并处三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94、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引进种用、乳用动物到达输入地后未按照规定进行隔离观察的,如何处罚?

  答: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并处三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95、无害化处理场生产经营条件变化,不再符合动物防疫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继续从事相关活动的,如何处罚?

  答: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仍达不到规定条件的,吊销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并通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96、屠宰、经营、运输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动物,生产、经营、加工、贮藏、运输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动物产品,如何处罚?

  答: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采取补救措施,没收违法所得、动物和动物产品,并处同类检疫合格动物、动物产品货值金额十五倍以上三十倍以下罚款;同类检疫合格动物、动物产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五万元以下罚款。

  违法行为人及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五年内不得从事相关活动;构成犯罪的,终身不得从事屠宰、经营、运输动物或者生产、经营、加工、贮藏、运输动物产品等相关活动。

  97、屠宰、经营、运输的动物未附有检疫证明,经营和运输的动物产品未附有检疫证明、检疫标志的,如何处罚?

  答: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同类检疫合格动物、动物产品货值金额一倍以下罚款;对货主以外的承运人处运输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

  98、用于科研、展示、演出和比赛等非食用性利用的动物未附有检疫证明的,如何处罚?

  答: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三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99、将禁止或者限制调运的特定动物、动物产品由动物疫病高风险区调入低风险区,如何处罚?

  答: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没收运输费用、违法运输的动物和动物产品,并处运输费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

  答: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对运输人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