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县之名始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至于“滑”,盖因滑台城而得名。《重修滑县志》记载:“周公次八子伯爵封于滑,为滑伯。”滑伯本姬姓,后裔改为滑氏。《元和志》云:“滑氏为垒,后人增以为城,临河有台,故曰滑台城。”《水经注》曰:“旧说,滑台人自修筑此城,因以名焉。”
如今,从悠久历史中走来的滑县正在全县开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担当作为大学习大讨论大提升活动。滑县城市管理局领导班子以此为东风,强化责任意识,增强敢于担当的勇气;强化学习意识,提升敢于担当的能力;强化奉献意识,彰显敢于担当的胸怀。同时,以大声势营造大氛围、以大视野谋划大格局、以大行动推动大发展、以大担当构建大服务,着力打造一支让县委、县政府、全县人民群众放心、满意的城市管理队伍。
近日,自全县开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担当作为大学习大讨论大提升活动以来,滑县城市管理局为将“三服务”活动落到实处,进一步优化城区市容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滑县城市管理局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加大工作力度,突出重点难点,力破城管难题,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服务,确保群众幸福指数真正提高。
为平衡疫情防控与城市管理中给予商家最大限度的生产经营空间,激发商家经营和百姓消费活力。滑县城市管理局在不影响疫情防控、消防通道、环境卫生、安全通行以及不侵害广大群众公共利益的前提下,以“便民、利民、惠民、促进企业、商户复工复产”为目标,推出了优化城市管理助力经济发展一些措施:调整现有22个便民服务点开放时间,新增设置了10处便民服务点,在县城区各规划小区(社区)及密集居住区门口位置各设置一处夏季临时瓜果销售摊点,设置3处临时地摊市场,恢复了传统周日宠物交易市场(狗市)。通过对这些便民服务点、地摊市场实施精细化管理,及时协调解决经营者的困难,实现规范占道经营行为,让居民得实惠、让经营者有收入,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据初步统计,县城区32个便民服务点已设摊位466个,解决了600余人的就业难题;大云寺广场夜市地摊市场,已登记摊位210余个,从业人员近500人,其商品价格低,日用品种丰富,日均吸引人次达8000以上。
为进一步优化滑县营商环境,更好服务企业,滑县城市管理局自“三服务”担当作为活动开展以来,主动在服务企业上创新举措,将服务范围由产业集聚区61家规模以上企业扩展延伸到县城规划区内全部规模以上企业,持续加强对规模以上企业周边环境卫生整治,严厉打击在企业周边摆摊设点、叫买叫卖、占道经营、店外经营、乱设户外广告行为,未经局党组批准各执法大队任何执法人员不得擅自进入企业执法,同时将免征收垃圾处理费范围由产业集聚区61家规模以上企业扩大至县城规划区内全部规模以上企业,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生活秩序。
5月19日下午,开展“三服务”走访服务企业回头看,局全体班子成员及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主动到产业集聚区德信电子、盛达光伏、画宝刚烧鸡、金泰服饰、极鲜达、金岛服饰、永发模塑、傲宸服饰等规模以上企业进行上门走访,针对企业精准服务。此次走访一是对前期滑县城市管理局为优化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企业营商环境所提出的“免征产业集聚区61家规模以上企业收垃圾处理费、重点引导企业周边摆摊规范经营等问题、城管执法人员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进场执法”等一系列举措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检查;二是以服务企业为出发点,以企业满意为落脚点,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及经营中所遇问题和困难,倾听企业实际需求,主动协助企业协调解决,为企业当好参谋,与企业一道破解发展难题。通过主动上门走访座谈,现场解决问题4件,征集到意见建议11条,切实让企业感受到城市管理的温暖,有效拉近了政企距离,也得到了企业对城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同时,局审批服务科深入推进“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将“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落到实处,让“数据多跑路”、群众“最多跑一次”成为现实。在保证审批结果、审批程序合法合规且“公平、公开、公正”的前提下,简化服务流程,优化审批程序,压缩行政许可办理时限,依法依规在最短时间内为施工企业办结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手续,将承诺时限7个工作日的业务,平均用5个工作日的时间就办完;将户外广告设置、设施上悬挂、张贴宣传品审批办结压缩到2个工作日;将在城市道路两侧和公共场地临时堆放物料,搭建临时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审批办结时限压缩到5个工作日,大大缩短了审批时间,让企业得以按原定进度进行,为企业避免了延时可能带来的损失。同时窗口工作人员不断鞭策自己,改进工作作风,克服不足,继续在办实事中创先争优,最大限度的为来办事的单位、群众提供高效优质服务,为此,县城管局便民服务窗口连续多次被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评为“五佳先进窗口”。
1.抢险救灾,保障市民出行。6月29日晚8时左右,滑县城区上空“倒下”倾盆大雨,致使城区多条道路积水,给行人出行带来了不便。雨情就是命令,坚守展示担当。滑县城市管理局立即启动防汛应急预案,组织各执法大队快速反应全面担当,迅速投入到防汛抢险战斗中,对辖区易积水路段展开全面防汛抢险工作。近三个半小时,执法人员光脚一遍遍趟入污水里,打开井盖、雨篦子加速排水,并竖立警示标识,提醒过往车辆、行人注意安全。
为确保城市主汛期安全度汛,滑县城市管理局紧密结合当前“三服务”担当作为问题整改提升活动工作要求,以“预防为主、防抗结合”结合的工作方针,主动担当作为,多措并举,扎实有效做好各项防汛工作。自7月10日起,要求12个市容管理执法大队、城乡环卫所全员上路进行大排查,以网格为单位持续开展防汛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对街面上井盖周边、下水道入口垃圾、淤泥及时清理整改,以确保大雨时路面排水通畅,防止汛期城市内涝。
下一步,滑县城市管理局将以“三服务”精神理念完善执法思想,探索形成更有温度的“执法+服务”工作体系,进一步推动执法工作文明、健全、到位,切实提升工作服务率、问题解决率和群众满意率。
2.管理以民为本。县城大云寺商户较多、人流量较大,据不完全统计市容管理第十执法大队至少帮助群众解决了8起走失儿童案件。同时为确保大云寺广场夜市经营规范、有序、安全,滑县城管人紧密结合“三服务”担当作为问题整改提升活动,迅速查找工作弱项、补短板,调整延长值班时间至24点,增派环卫保洁人员,增加配置垃圾收容器具,用勇于担当、务实重干、凝心聚力、精诚团结的精神,把“以民为本”服务理念融入到日常执法中。
3.情系学子助力高考。高考期间,滑县城市管理局结合职能实际,按照工作部署,各执法大队在早上六点前到达各高考考点保障岗位,及时开展交通疏导、纠正占道、驱赶流动摊点、制止私发广告以及做好辖区施工工地和商业街区巡视工作,全力以赴为高考护航。同时,调整环卫作业时间、作业方式,暂停考场周边环卫机械作业,在6个考点周边增派保洁人员,集中捡拾考点周边路面垃圾,每场考试结束后,及时组织人员清理考场出入口及周边路面环境。提前深入走访各在建工地,进行高考期间文明施工宣传,落实禁运、降尘等各项要求,并责令要求各施工单位及施工项目部要提前合理安排作业施工,避免在此期间进行连续作业或夜间施工;要求考场周边500米范围内的建筑工地要全天停止施工,保证高考期间不产生施工噪音,为考生提供良好的考试和休息环境。
滑县城市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刘现涛:“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突出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加大工作力度,突出重点难点,力破城管难题,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服务,确保群众幸福指数真正提高,着力打造成一支让县委、县政府、全县人民群众放心的城市管理队伍。下一步,滑县城市管理局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深化‘三服务’各项工作,把‘三服务’活动作为转变干部作风、拉近干群距离、增加工作能力的主抓手。在走访中,县城管局严格落实上级有关要求,不搞重复走访,不搞扎堆调研,不搞台账留痕。”
据了解,自全县开展“三服务”担当作为大学习大讨论大提升活动以来,各单位奋发有为、履职尽责,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奋勇争先,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稳步发展。该县采取建立县级领导分包责任制、项目推进例会制、审批服务系统互联互通等措施,共谋划、续建、新建项目105个,项目总投资652.74亿元,年度投资目标为164.89亿元,完成投资20.73亿元;签约中信旅大运河文旅综合开发、齿科材料产业园等10个项目,投资总额为144.6亿元。该县还采取金融机构上门服务、专项银企对接等措施,发放企业贷款5.87亿元、个体工商户贷款9603万元。
市委常委、滑县县委书记董良鸿:“开展‘三服务’担当作为大学习大讨论大提升活动,就是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进一步改进作风、优化服务,创新图强、务实苦干,为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争当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实现全市‘一个重返、六个重大’目标任务作出新的更大贡献。”